进入9月下旬,舒城县河棚镇的水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季节。当地正采取机械与人工收割方式,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秋收工作。
9月20日,在河棚镇龙骨村王塝田畈,稻田里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稻谷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随风摇曳,收割机忙碌地穿梭着,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响起,饱满的、沉甸甸的稻穗被卷进机械中,干净的谷粒通过收割机的出粮口自动装入转运车中。
“我们村集体今年种植的优质水稻面积350亩,第一批完全成熟的稻子有近80亩,今天我们租来了2台收割机,从中午11:30开始作业,到傍晚共收获水稻7万斤。”龙骨村委委员、副主任黄翠说。
为保证成熟的水稻颗粒归仓,该村两委召集村里所有公益岗人员来到作业田里,对收割机没有割到的零星稻穗或断穗进行收纳。
据了解,今年年初,河棚镇龙骨村在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中,村集体通过流转村民土地350亩,种植良种水稻, 其中200余亩YII优808,100亩生态米。通过实行秧苗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治虫的方式,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了秧苗质量,解决了农户育秧劳动力紧张、育秧技术水平低、秧苗质量差等问题,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虽然今年河棚持续高温少雨,对水稻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我们村的3座水库发挥了大作用,基本上保障了水稻生长用水。”龙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玲慧说。(沈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