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文学芳草地
  5. 【记忆中的舒城民俗】美食与饮食文化篇丨家乡的味道
【记忆中的舒城民俗】美食与饮食文化篇丨家乡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16:05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阅读数:861
为传承和发扬舒城本地的优秀文化,解读记忆中的舒城民风民俗,彰显深厚的龙舒文化意蕴,感知千年龙舒文化血脉的起伏脉动。由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编撰的《记忆中的舒城民俗》一书于2024年9月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舒城本土的时令节庆、喜庆礼仪、丧葬祭祀、农耕渔猎、衣食住行、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童趣游戏等风俗民情。为此,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和舒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记忆中的舒城民俗》系列专栏,分享书中的文章,与您一起品味舒城的风俗民情,感受龙舒文化,敬请关注!


舒城记忆



家乡的味道

王亭亭

家乡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味道:碟子酒、小兰花茶、蒿子粑粑、油炸狮子头、油炸大米饺......等等。


狮子头是用麦面发酵后制作,状若花卷,里面掺有少量辣椒面和葱姜末,油炸之后外酥内软,香气绵长。我上小学时早上去学校,路上经过一家早点店,老板是个老爷爷,他炸的狮子头可是一绝,远远就能闻到它的香气,很是垂涎。当时候家境困难,不可能每天都有钱买早点,只是偶尔家长给点钱买个早点,首选当然是我最爱的狮子头了。后来可能因为老爷爷年纪太大了,店面也就关了。但那老爷爷的油炸狮子头的味道承载一种美好的记忆,至今难以忘怀


大米饺子是用米面制作,里面包上馅料,类似三河米饺,但个头几乎要大一半,舒城人习惯称之为大米饺子。做米饺先要将米面炒熟再用开水烫后,经过多次揣揉,搓成长条,再一个个搓成圆团压成圆饼状,包上馅捏成饺子,最后入油锅炸。里面的馅有干子五花肉丁、小虾迷糊、咸菜等。三河米饺虽然有名,但我觉得舒城的大米饺子更加美味实惠。


 妈妈知道我爱吃大米饺子,每次回去,她都会给我包。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围在一起包大米饺子,妈妈是大师傅,承揽着调馅揣面的任务。一家人边包饺子边聊着各自的新鲜事儿,气氛和谐热烈。大米饺包好后,将大部分放到冰箱冷冻,待亲友来的头天晚上再拿出来解冻,亲友到了,便起油锅炸。亲友们吃着我家自制的大米饺,个个赞口不绝口。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故乡的美食是儿时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是游子对故土的惦念,承载着浓浓的乡思乡情。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