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百姓故事
  5. 兰花香自有心人
兰花香自有心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0日 15:18          来源:舒城新闻网     阅读数:9647

兰花香自有心人

--记中共党员晓天兰花协会会长班大元

舒城县晓天兰花协会会长中共党员班大元从事兰花产业整整二十年了,从一见钟情到全心投入,从一枝独秀到花开遍地,从个人致富到共同小康,一步步地为晓天兰花业的发展、为周边群众的翻身脱贫倾尽了心力。

为兰痴心 因花而荣

班大元出生在晓天镇大河村,年少时没有读得金榜题名,也没有博得一技之长,渐渐长大后,为了生活的班大元和几个人合伙开办了大河村(当时为大河乡)第一家集体企业--茶叶制作厂,时值1984年,班大元21岁。由于环境闭塞、群众制茶观念落后,没做几年,厂子垮了。但创业期间的经历和一年挣得千把块的喜不自禁让班大元再也耐不住寂寞了。

1989年,本村一位胡姓在山上挖了一苗兰花到扬州卖了叫当地人想也未想过的数目。班大元动心了,兰花在家乡的山上到处都是,竟有如此价值?班大元扛起锄头,挥洒着一身汗水,出发了。自此,一发不可收。在谋得了几个小钱之后,班大元又思索开了。自己辛辛苦苦的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可买花的人却凭什么一出手就发了大财呢?班大元动开了脑筋。自此,在外出的旅途中,他开始学习如何识别兰花的品质、档次和价值,到江苏、浙江等地和一些兰友开展交流、探讨、学习。慢慢地,班大元面前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这兰花是宝啊!之后的几年时间内,班大元和本村的胡必卫、胡中发、施茂菊、何先文、江启胜等人紧紧抱成一团,上山,进城,养草,培苗,在摸出了门道的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1993年,班大元盖起了大河村第一栋两上两下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同时拥有了精品兰花200多盆,也开辟了近半亩的苗圃。2003年,班大元选育出了下山新品--春兰“向天歌”、皖晶梅等名品十几苗,最高一苗卖到30多万元。05年之后,班大元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兰花大户,个人年收入达20多万元。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大户”等多项荣誉,2003年当选晓天兰花协会会长,2008年,被六安市委市政府任命为“科技特派员”,切实担起了兰花产业的管理培训及推广发展的重任。

率先垂范 携手共富

班大元始终忘不了自己当初的启蒙人本村的胡必卫,是他的带领和传授,才使自己有了今日的财富和成就。在闯开了初步的市场之后,班大元对身边一些对兰花有兴趣的人格外多了份心思。有求必应,不论是带他们一起上山采兰,还是出门销售,都不会拉下,甚至,为路费、为一株兰花的归属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和无私的胸怀。亲戚,朋友,邻居,甚至附近乡镇的爱兰者都成了班大元提携和帮助的对象。

本村的俞厚能,因关节炎身体一直不适,加上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导致家庭饥寒交迫。当班大元得知他有养兰的念头时,主动找上门,象老师培养学生一样,从普通品种的认识,到精品兰的培育与管护,并且还带他走出家门,找兰苗,求市场。耐心的援助和毫不隐瞒的技术传授,使俞厚能一步步走出了穷困的阴影,2004年,他培育的一株蕙兰--晓天牡丹,卖出了3万元的高价。2003年兰花协会成立之后,班大元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是党员,又是协会负责人,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起向他涌来,但他觉得最大的一件事仍是让大家富、让群众富、让兰业兴旺。为此,班大元把目光放得更远,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爱兰之士走向成功。汪冲村的胡长建以做豆腐为生,但收入有限,班大元吸收他加入兰花协会之后,任命他为理事,让他有更多的信心和阵地寻找财源,并鼓励他走遍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现在,胡长建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双河村的张玉友,办过轮窑厂,由于不善经营,厂子瘫了,是兰花救了他,更是班大元拉了他一把,如今,他也跻身兰花协会理事行列,住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城市,在集镇买了楼房。

以兰为媒 铸造品牌

大河村是晓天兰花的发源地,班大元也由此奠定了他今后的发展方向。2002年,班大元决定在村里成立一个兰花协会,让更多的乡邻与兰携手。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班大元发现爱兰之人越来越多,小小的一个村又如何凝聚更多的目光呢?于是,在晓天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2003年12月,晓天兰花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兰花协会,于全国来说,乡镇级兰协也仅此3家。协会会员除本地外,涉及山七、燕春,远及岳西、霍山。

协会成立后,班大元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兰事活动。每年定期从宁波、台州等地邀请专家开展兰花技术讲授,2006年,班大元从省兰协请来会长李仁韵进行了精品兰的培育与栽培讲座,让老手新手都能有所收获;成立了兰花协会工作办公室,让协会会员活动有了场所、有了交流空间;同时,兰协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促进了会员同各地兰友的交流和合作,开拓了市场;编印了《晓天兰蕙》,成为南来北往的客人了解晓天、赏兰爱兰的一个精美名片。另一方面,精心选拔人才、培养党的骨干。2006年,晓天兰协在协会中成立了党组织,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晓天兰业的诚信风范和为民谋利的创业理念,在协会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大户,让更多的群众投入兰花产业的大军、让更多的农户由此致富奔小康,兰花已成为晓天对外展示和交流的一个纽带和品牌。

党支部成立后,班大元带领一班人利用党组织这一红色平台积极参与和引导协会的发展,将优秀的农村党员、农村致富能人引导加入协会,将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目前协会中班子成员的党员数量达到80%,党员已成为协会的中坚力量。几年来,晓天兰协的会员也由当年的60人发展到300多人,从兰人员由原来的250人左右增长到千余人,产业水平不断提升,近年共选育下山精品约200个,在省、市级兰花展获奖30余枚,并基本扭转了由过去的乱采乱挖到如今有养有育的合理采挖,2008年,晓天的兰花产业效益达500多万元。

(作者:舒城县晓天广播站 丁文新)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