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框架的逐步构建、城乡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中做好“存量规划”已和做好“增量规划”同等重要,舒城县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步棋,稳扎稳打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工作,“城市双修”成效初显:
走好规划一盘棋:在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总规+控规+专项规划+修规+城市设计”等多层次规划体系,为“城市双修”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在完成13项法定专项规划的基础上,2018年,指导完成了环卫、消防、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并适时开展城区控规动态维护工作,为城市环卫、消防、燃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选址、城区旧城区改造征迁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超前谋划,启动麻纺厂地块和桃溪中路夜景亮化城市设计工作,为建设美丽、宜居、安全的城市提供了有效保障。
图1:环卫专项规划
图2:消防专项规划
图3:桃溪路夜景亮化鸟瞰
走好建设一盘棋:在各级规划指导下,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市政道路、环卫设施、公共停车场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设施建设。依托水系整治、公园、市政道路等建设,结合绿化景观建设为城市“清肺提神”。随着城乡建设推进,城区“一环、三带、五横、七纵、多点”绿地系统建设雏形初现,2018年,推动杭北干渠改造段、南溪河公园一期等绿化景观建设工作,同时完成华盖路二期、清水路、万佛路(改造)等多条园林路建设;依托老旧小区改造、街角空间环境提升,完善城市“小配套”。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整合、完善老小区物业配套、绿化、停车和游憩空间,通过街角空间环境提升,补缺补差,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厕、菜市场、公共游憩空间、停车场所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小配套”建设,2018年,推动完成春秋苑小区、石油小区、保险公司老农行小区、白酒厂及飞霞花园小区部分区域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400余户居民,结合城市绿廊、街头游园新建4处城市公厕。
图4:杭北干渠改造段局部鸟瞰
图5:配套公厕(大方塘公园旁周边)
走好管理一盘棋:建设、行政执法、规划等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形成良好监督管理机制。规划巡查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利用“人工核查+航摄记录”模式,畅通信息公开机制,确保项目规划落地“不走样”;县城管执法局已逐步开展城市公共资源量化统计与监管,完成城区市政道路行道树编号统计,增设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带。全年共完成城区重要节点航拍40处,截至2018年,完成梅河路、龙津大道、桃溪路、高峰路等20余条市政道路行道树编号统计,共有7000余棵乔木及其配植灌木纳入市政管养档案。(文:规划局汪燕春、图:三维测绘队张勇)
图6:配套公厕(桃溪东路绿廊中)
图7:房地产项目事中巡查鸟瞰
图8:高峰路路边停车带、街头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