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名叫常枞。晚年的常枞,有一天病了,老子前来探望,常枞张开嘴让老子看,并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答:“在。”他又问老子:“我的牙齿在吗?”老子摇头:“没有了。”老师问:“为什么?”老子略加思索说:“舌头还存在是因为它坚韧。”老师颔首微笑,接着说:“水虽是至柔之物,但滴水却能穿石,舌头虽然没有牙齿坚硬,但舌头却能以柔克刚。世间万物终究难敌坚韧二字。” 诚如是也。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经不住挫折、受不了打击,而走向绝路;相反,另有一些人却能承受考验、磨励意志,终成大业。关于这点,文革中一些人的命运就是最好的印证。当年,有些老同志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又有多少人一时想不开而“自绝于人民”的。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当年也同样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并被打发到江西下放劳动,但他老人家并未就此放弃对党的事业的思索。而是边劳动、边思索,仍是凭着坚韧的意志,为再次复出担当重任而冷静思考,最终把中国人民从十年动乱的浩劫中带入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 其实,人生就是现实和理想不断碰撞交织的轨迹,其历程总是充满着重重的困苦与灾难。一个害怕逆境、经不起苦难挫折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挫折所造就的坚韧精神正是浇灌生命之花的最好养料!
供稿人: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政府卢贤傲(23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