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百姓故事
  5. “一个半”干警的科室
“一个半”干警的科室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3日 15:03          来源:舒城新闻网     阅读数:6534

舒城县地处皖西东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周瑜、李公麟、孙立仁等名辈皆出于此,辖居人口100多万。而该县检察院驻所检察科却只有“1.5”名干警,科长傅业华,女干警马建(兼任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主任)。就是这样一个“微型”科室,克服重重困难,用他们自己的“三心”(志愿者般的热心、保姆般的细心、倾听者的耐心),将驻所检察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守护着一方安宁与繁荣。

不怨天、不怨人,不论人手有多紧缺,任务有多繁重,都要把维护好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傅业华科长常常是这样勉励自己。据悉,仅今年上半年舒城县看守所收押的各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201人。繁缛复杂的监所工作中,如何做好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更是难点,由于被监管者常常处于“自由”、零散的状态,很容易孳生各种事端,却又很难被及时发现。傅业华科长为此没少彻夜难眠,当初他义无返顾的选择监所工作,就是因为他对监所工作充满着炽热的爱。但他深知,光有一腔热血还不行,做好监所工作,必须要找准路子,找对方向。于是,他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创新。 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监外执行犯:对所有监外执行犯每年定期普遍检察一次;对“三类” 监外执行犯(单亲、未成年人、家境贫寒)实行不定期重点检察;每年对新增监外执行犯则实行一次实地考察,并与监外执行犯所在基层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发函调查,了解其思想、行为动态。仅2007年上半年,该科就对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57名监外执行罪犯进行了逐一实地考察,及时给罪犯所在乡(镇)派出所发检察建议书18份,行程达500多公里。

爱一行,更需要精一行,监所工作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有初犯,有累犯,有未成年犯,还有曾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如今沦为阶下囚。他们在想什么?可能会做什么?会不会走极端?这就需要监所科的干警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在押人员的心态轨迹,拥有一颗细致的心,精于这一行。2006年11月,被羁押的原宣城市公安局长陈某,刚关进看守所,思想波动大,不吃不喝。在与他悉心交谈后发现,原来他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牙病等多种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皮肤病,使他常常骚抓整夜,睡不着,内衣全染上血渍,苦不堪言。由于异地关押,不勉心存芥蒂。傅业华科长知道“隐情”后,连夜会同看守所有关同志将他送舒城县中医院找专家诊治,经过十多次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为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种无微不至的人性化关怀,使他深受感动,最终积极配合办案部门查清问题。2007年8,陈某得到了法院有罪宣判。

2006年11月8日,被羁押在看守所的范某,因家庭变故患抑郁症多年,在监所情绪波动很大,经常不吃不喝,甚至萌生轻生念头。驻所检察室女检察官马建凭着女性特有的细腻、热情,耐心的倾听他的诉求,并一次次对他进行疏导教育,终于解开了范某的心结。经过治疗,现在病情大有好转,并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另外,对余刑半年以上的罪犯,他们还坚持逐人实地考察,耐心倾听他们心声,做到“三见面”即:与罪犯所在派出所见面,了解他们遵纪守法情况;与罪犯所在的基础组织见面,了解他们服从监管情况;与罪犯本人及家庭见面,了解他们生活、身体健康状况。逐人建立档案,每年对罪犯进行一次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由于工作方法得当,措施得力。2007年8月,喜获省第二届三级规范化检察室。就是这样一个只有“1.5”名干警组成的科室,却将监所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在舒城这个不大的小城,续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 (舒城县检察院 刘为东)

责编:吴正华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