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哈米德总统、哈西娜总理以及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致辞中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央视网《联播+》特为您梳理,与您一起学习。



【详情】
时间:2021-03-18 16:34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40多年前,发轫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纪念馆内的一尊雕塑,再现了当年的一幕:一间破旧茅草屋内,18户村民聚在一起,他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沉着冷静,在一张事先拟好的契约上按下红手印。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

从大包干纪念馆到签下契约的18名大包干带头人,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程。

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当年的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大包干纪念馆讲解员的一段讲述,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

小岗村的贫困,是当时中国的缩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总的看来,我国农业近20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所以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都比较缓慢。

穷则思变。可出路在哪?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小岗村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毅然做出决定——“包干到户”。

大包干纪念馆里展出的那份放大版契约,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年近八旬的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至今还记得:“契约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都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再往后,每天天不亮,家家户户就下地干活了,不用操一户的心。”

生产关系一经理顺,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一些地方先行先试。安徽省从1979年1月起,在较早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凤阳县、肥西县,允许生产队打破土地管理使用上的“禁区”,实行“分地到组,以产计工”的责任制。有些生产队则继续进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简称“双包”)责任制的试验。

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在最早实行“双包”生产责任制的凤阳县,1980年粮食总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79年又增长14.2%,许多生产队和农户实现了“一季翻身”“一年翻身”。

顺应时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开

人民是改革的创造者,党是人民的领路人。

小岗村的大包干,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很多人心存疑虑。

“关键时刻,离不开党的指引,党中央和咱农民连着心呢!”关友江感慨。

在小岗村村民文化广场上,一尊摊开的《邓小平文选》雕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党的政策顺应时代发展,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982年1月1日,党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其中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之后的1983年、1984年,党中央又连续下发一号文件,肯定了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全国推行开来。

小岗村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在中央政策支持和推动下,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由1980年占全国生产队的50%,迅速上升到1982年6月的86.7%。到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段应碧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做到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既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

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后,迅速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从1979年至1984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3%;1984年,全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393公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动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我国农村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

深化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满活力

改革大潮奔腾不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93年,针对农村土地第一轮承包陆续到期情况,中央及时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不改革难发展,大改革大发展。”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感叹:“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集体股份合作的‘分红利’,小岗村的实践证明,承包关系越稳定,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就越坚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生命力就越强!”

走过千山万水,仍要跋山涉水。农村改革再出发,亿万农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7日 第 05 版)


【详情】
时间:2021-03-17 19:0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吴林红 李晓群)3月16日下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暨平安安徽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徽、平安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有关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

会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韵声宣读了我省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名单和《中共安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0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部门)和项目命名的决定》,省领导为国家和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授牌。

李锦斌在讲话中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李锦斌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立法引领推动作用持续发挥,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群众平安质感持续增强,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要清醒看到,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既面临风险挑战,也存在短板不足,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李锦斌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徽。要着力推进宪法贯彻实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加强宪法法律监督,强化宪法宣传教育,自觉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着力推进地方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以立法高质量保障发展高质量。要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履职、依法决策、依法执法,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着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把准改革正确方向,强化改革系统集成,注重改革实际成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着力推进全民守法,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解读,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李锦斌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推深做实省委“1+9+N”方案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要紧紧抓住影响政治安全的风险点,深入推进维护政治安全工作体系能力建设,确保政治更安全。要建立完善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社会矛盾风险、个人极端风险,确保社会更安定。要提升维护公共安全效能,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违法犯罪打击精准化、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安全生产治理系统化,确保人民更安宁。要加强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确保网络更安靖。要全力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李锦斌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强化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的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纳入本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议事协调机构要履行好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等职责,各成员单位要推动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共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坚持强基导向,建强基层组织,做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要以正在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王清宪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委部署特别是李锦斌书记讲话要求,聚焦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重点任务,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狠抓推进落实,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宪法贯彻实施、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司法体制改革、全民守法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奋力开创新时代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新局面。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委员,省委平安安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我省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部门)和项目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设分会场。


【详情】
时间:2021-03-17 16:00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李锦斌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牵住创新“牛鼻子”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把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增强创新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新”不等于“好”,不等于顺风顺水,更不等于坐享其成。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这一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之间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新发展阶段的到来,不是时间演进的自然结果,而是创新驱动、砥砺奋斗开创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进步、跨越的每一个重大关口,无不留下深深的创新烙印,浸润着砥砺奋斗的汗水。只有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创新自觉,才能清醒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办好自己的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都对创新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对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安徽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时”与“势”。新发展阶段既是阶梯递进、厚积薄发的积势蓄能期,也是优势集聚、机遇彰显的战略叠加期,还是挑战增多、风险加大的承压前行期,更是跨越赶超、爬坡过坎的时间窗口期,能否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最主要就是看能否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经过反复比较,我们感到,近年来安徽科技创新发展步伐是快的,但与中央的要求比、与实践的需要比,在创新理念、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发展阶段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演进的认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深度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全力办好自己的事,突破发展瓶颈,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中突出创新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实现“中国之治”的一大成功“秘钥”。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具有最广泛的渗透性、扩散性和支撑性,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个领域,是最核心的动能。只有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和当代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实现创新引领发展。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安徽从实际出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思路和举措,强调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对安徽来说,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实现“在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深化认识,积极付诸实践。比如,2020年安徽经济总量接近全国十强,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皖北6市平均经济体量约相当于2016年的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担子还很重;又比如,与苏浙等发达地区相比,安徽县域经济体量较小、民营经济实力还不强,国家专门为安徽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但一些地方还没有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路径依赖,舍不得那些产业层次较低的“坛坛罐罐”,不敢“腾笼换鸟”,不会“破立并举”。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发展阶段、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的问题,实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问题,是有没有真正把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落实到具体发展实践的问题。只有更加坚定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引领,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上强化创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必须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创造高水平供给能力,才能有效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在此背景下,各地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作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需潜力、加强城乡经济循环等方面已有许多生动而鲜活的案例,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正在逐步显现。这充分说明,只要善于把党中央的顶层设计、战略战术与本地实际有效结合,强化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明确要求,安徽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答好这份时代考卷,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我们提出加快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等“三地一区”,落脚点就是要加快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国一盘棋。与沪苏浙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一体化”,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推进区域、城市、城区、县城、园区五个层面“区块链接”,努力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的成效。

二、牢牢把握“四个面向”战略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四个面向”体系完整、逻辑严谨、内涵深刻,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既体现问题导向又凸显领跑思维,进一步标定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要加强原始创新,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实际上是卡脑子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厚植科学基础,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允许“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量子通讯是安徽科技实力最闪亮的名片。对这项重大战略基础研究,我们从2001年开始就全力支持、全力配合,统筹全省、集聚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将服务保障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目的就是要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让“大国重器”成为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定海神针”。正是以这种“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精耕细作,才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钢”、“质子刀”、“量子显微镜”、“墨子号”实验卫星等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主战场,关键是要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长期以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而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又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痛点和短板。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安徽既要迈过这道坎,也要承受这些痛。这些年,我们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科技赋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连续3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加快建设“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大力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0%以上。昨天的科技之花就是今天的产业之果;今天的科技布局就是明天的产业格局。在这一“蝶变”进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是要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越是要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甩掉卡脖子的手又锻造“杀手锏”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一国科技实力的标志,是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是从根本上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甩掉卡脖子的手,就是要聚焦“断点卡点”补短板,全面开展补链固链强链行动;锻造“杀手锏”技术,就是要聚焦优势领域铸长板,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培育更多“单打冠军”,核心都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比如,从智能语音发展历程看,1998年之前中国语音市场几乎全部由国际巨头掌控。科大讯飞成立之后,深耕这一领域多年,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正是占领了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才拥有了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以科大讯飞为依托建设的“中国声谷”已入驻企业超过1000家。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安徽牵头承担1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协同推进16项长三角联合攻关专项,沪皖共同研制的陶铝新材料已应用于C919国产大飞机等多个领域。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关键核心技术攻下了就是“国之重器”,攻不下就是“国之命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合精锐力量协同攻坚,只有尽早把短板补齐,把长板拉长,才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塑造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工作服务的对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生动阐释了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价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科技创新领域最集中、最现实、最深刻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重大疾病防控、粮食和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问题,加快推出更多民生科技创新产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科技创新成为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制胜力量。安徽在抗疫斗争中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的“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方案连续列入国家诊疗方案。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得到国家药监局同意紧急使用。疫情仍未结束,只有继续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研发水平及技术储备能力,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当前,我国种业卡脖子问题已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安徽是粮食大省和种业大省,“十三五”时期向国内外市场供应良种1.5亿公斤,全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前10名中安徽占4家,稻种出口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要立足种业资源优势,加快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一批种子企业“航母”,率先破解种子“芯片”难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尽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突出环境科技在生态环保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让绿水青山变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靠山。

三、紧紧扭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机制是创新重要保障,只有抓好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才能更好激发我国科技队伍中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加快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谁能培育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吸引人才靠什么?一靠事业,二靠政策,三靠环境。事业是吸引人才的“良田沃土”。我们提出比“待遇”更比“机遇”,比“真金”更比“真心”,比“财气”更比“大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就是因为安徽创新底蕴深厚,创新平台众多,拥有一批“大国重器”,可以让更多“英雄”有用武之地。政策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杠杆”。我们聚焦“高精尖缺”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政策,深化首席科学家、编制周转池等制度,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赋予领军人才充分自主权,累计投入近百亿元,扶持22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子”。习近平总书记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我们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让更多英才汇聚江淮,全省人才总量超过90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15万人,在皖院士38人,哈佛大学“八剑客”先后从美国波士顿来到合肥科学岛工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面对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必须在练好“内功”上下功夫,下更大力气建设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从“抢人”到“养人”转变,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深耕机制创新“试验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安徽开展了一些探索。比如,从省级层面探索如何加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出台“揭榜挂帅”政策,通过悬赏制、赛马制、军令状等方式汇聚“最强大脑”攻克卡脖子难题,目前已实施攻关项目76项;积极开展破除“四唯”专项行动,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我们深刻体会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紧紧围绕增强体系竞争能力这条主线,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安徽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开启新征程,创新正当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党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


【详情】
时间:2021-03-16 18:00 来源: 求是手机报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3月15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工作要点》《省直有关单位落实〈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情况报告》;听取我省政法系统、省属企业、高校党的建设等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全省公办高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找差距、抓落实、提质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省委常委、省政府有关副省长出席会议。

李锦斌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闪耀着伟大的思想光辉、理论光辉、实践光辉。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深学细悟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从百年党史中深切感受信仰之力、理想之光和奋斗之艰,以立场坚定提高政治判断力,以理论清醒提高政治领悟力,以行动自觉提高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学细悟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百年党史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练就独门绝技、聚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突出敢为人先、聚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注重久久为功、聚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坚持人民至上、聚力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深学细悟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从百年党史中涵养自我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在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夯实基层基础、树新风扬正气、一体推进“三不”上持续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持之以恒学党史、抓整改、正作风,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分类指导、营造浓厚氛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

李锦斌指出,过去一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强有力的政治建设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强有力的思想建设保障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以强有力的组织建设保障应对风险挑战,以强有力的正风肃纪保障政治生态持续优化,为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中央放心、百姓满意、可以载入安徽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提供了坚强保证。

李锦斌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党建工作,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和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牢牢抓住政治建设这个统领,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聚焦发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到底到位、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常态长效。要牢牢抓住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个大事,在激发干部群众奋斗热情上聚焦发力,把系列庆祝活动组织好,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好,把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好,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要牢牢抓住集中换届这个契机,在持续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上聚焦发力,确保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形成好气象。要牢牢抓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关键,在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上聚焦发力,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突出重点、从严标准、注重长效抓整治。要牢牢抓住构建“三不”体制机制这个目标,在不断深化反腐败斗争上聚焦发力,严肃查处重点领域腐败,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密扎紧制度笼子,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要牢牢抓住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这个要害,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聚焦发力,切实把工作责任压实到位、工作机制健全到位、工作力量充实到位,推动全省党建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李锦斌强调,要着力加强政法系统党建工作,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抓好学习教育、对思想来一次大洗礼,抓好查纠整改、对问题来一次大起底,抓好总结提升、对制度来一次大加强,促进教育整顿不断取得新成果,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要着力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坚决把讲政治、深融合、强监督落到实处,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共进,不断净化优化国企政治生态。要着力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上再加力,在构建高质量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上再加力,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再加力,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要把开展全省公办高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找差距、抓落实、提质量”专项行动作为重要抓手,注重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一体推进,推动公办高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全面进步。

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兵就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作了讲解。


【详情】
时间:2021-03-16 15:00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安徽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长江生态保护情况,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对安徽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坚决扛起国家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

以大视野认识大战略,深刻领会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全局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均为国家战略、都是国之大者,必须展现安徽担当、贡献安徽力量。

两大国家战略立足国内与国际,为破解世界大江大河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优化我国区域空间布局落下了关键一子。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研判。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谋划“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在去年主持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为两大国家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长江生态保护和沿江地区发展,提出以水为纽带,打造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经济社会大系统,还特别强调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这些重要论断为全球大江大河流域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开出了“中国处方”,充分体现了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历史担当。这是党中央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部署。由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习近平总书记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目的就是要长三角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打造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战略枢纽,并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两大国家战略统筹合作与竞争,锚定了安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全新定位,赋予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命。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是一个有机整体,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长江经济带是长三角的支撑,安徽兼具“两长”,十分难得。安徽叠加“一带一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乘数效应更加凸显,地位作用更加彰显,拓展了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围配置要素的空间,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与沪苏浙等高对接。

两大国家战略贯通现在与未来,为我们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十四五”时期跨越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是我省“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随着两大国家战略的纵深推进,有利于安徽更好发挥创新活跃的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强”,用足用好重大创新平台集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在优先承接产业转移、率先复制推广先进经验等方面创造更多新机遇。有利于安徽更好发挥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实现“百姓富”,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带来的“近水楼台”有利条件,让全省人民率先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红利。有利于安徽更好发挥山川秀丽的特色优势实现“生态美”,凭借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生态屏障等优势,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年来,我们从全流域联动、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服务长三角更好发挥龙头带动效应,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乘着长三角这艘“超级巨轮”,沿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扬帆出海,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大修复促进大保护,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 (安徽)经济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叮嘱我们,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长江流经安徽416公里,维系着长三角2亿多人的饮水安全,保护好“大氧吧”“大水缸”“大粮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筑牢绿的底色,聚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的战略节点。我们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中医思维治“长江之病”。开展“大体检”。在全省范围开展全河段、全天候、全链条摸排,长江干流4558个入河排污口完成全覆盖排查,确定691个排污口和2258家重点污染源。对症“开良方”。深入开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沿江“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中央环保督察和警示片等反馈涉及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率达96.2%,长江安徽段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为国考以来历史最好水平。突出“治未病”。坚持从源头发力,大力实施长江生态廊道提升、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骆岗生态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同时加快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涵养长江文脉的特色文化廊道。

发挥带的优势,聚力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的战略链接。安徽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是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必须全方位加强与上下游各地协同联动,在畅通经济循环中主动作为。坚持交通先行。实施“通江达海”工程,大力推动引江济淮、长江航道安庆至南京段整治等重大水利航运项目建设,主动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深化与沪苏浙等沿海港口的合作,全面开展江海联运合作。坚持区域联动。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促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竞相发展,建设提升皖江城市群。坚持改革开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放管服”、国资国企等改革,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培育新的动能,聚力打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战略力量。创新是安徽最强基因、最靓名片,在皖江流域这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只有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才能全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强化原始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全力打造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规划布局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勇攀科技高峰。强化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突破。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等重点领域,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方式,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去年以来,“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量子显微镜”、“嫦娥钢”、“质子刀”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强化产业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突破。提质升级以“铜墙铁壁”为重点的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战新产业,抢滩布局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

以大力度落子大棋局,扎实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三大使命要求”和“七项重点任务”,科学指明了新时代新阶段建设什么样的长三角、怎样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着力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加快形成“一个着力点、六个大协同”的工作格局。

紧扣五个“区块链接”这个着力点,不断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我们以推动“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各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各市的城区与沪苏浙有关市的城区对口合作、各省辖市与沪苏浙相关城市结对共建等五个“区块链接”为战略支点,加快补齐经济发展不均短板,促进省域各板块全面进步。协同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全面强化长三角体系化竞争力量。我们着眼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认真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坚持以“科创+产业”为引领,持续深化合肥、张江“两心”同创,依托G60科创走廊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携手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开放合作,推动长三角加快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引领者、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世界科技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支柱。协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全面提升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水平。我们加强与沪苏浙优势产业创新协作,探索共建“补链备链”知识图谱,联合实施重点项目攻关,决不让国之重器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深化工业技术改造,协同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信息枢纽港以及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狠抓优势领域提升,共同推进14个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建设,联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链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

协同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高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我们学习沪苏浙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前瞻性、整体性、协调性,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在城市建设上,注重优存量、活容量、提质量,坚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与“城市体检”有机结合。在城市管理上,注重人性化、精细化、智慧化,完善“城市大脑”,打造智慧城市。协同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全面深化长三角对外开放层次。我们积极学习借鉴浦东开发经验,扎实开展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加密基础通道,大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携手沪苏浙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做优开放平台,高水平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积极参与并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提升口岸效率,积极推行长三角查验一体化,统筹区域内中欧班列资源,完善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协同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全面夯实长三角绿色发展基础。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皖南—浙西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深入开展长三角重污染天气和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合力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危废,加快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探索省际毗邻地区林长合作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长治”。协同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全面促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我们以“一网通办”为牵引,探索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以突发事件协同为牵引,建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重大事件应急体系。以医疗医保一体化为牵引,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确保让全省人民享受更多一体化红利。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 李锦斌)


【详情】
时间:2021-03-14 16:00 来源:学习时报

光辉历程激励担当精神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回望党史,中国共产党从打破困境到打开局面,从开辟新路到开创伟业。这期间我们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里,有名可查的中共党员烈士370多万人,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共党员总数380多万人,这中间有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吴梅芳说,学习党史是精神的洗礼、信念的强化、力量的聚合,从党的奋斗历程中能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能。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担当精神。”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表示,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再到改革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精神,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从中共党史中汲取奋进之力,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也是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我们首先要从政治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国人大代表张宏妹表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抓手。作为纪检监察战线的党员干部,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推动制度体系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扎实开展廉洁教育,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预防作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创新理论指引奋斗目标

学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我们从党走过100年的非凡历程中,能够深刻领会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能够真切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吕卉说,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她表示,作为文化战线工作者,要在学党史中悟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用感情充沛、功力深厚的精品之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激励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奋进。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历史观。”全国政协委员匡光力表示,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的一代,生活在新中国高速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中,对曾经的积贫积弱无法切身体会。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青年党员和青年学生学习党史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高校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创新教学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勇当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任千里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立足自身岗位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患者,“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将切实加强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基地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面加强医务人员的再培训,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好人民安全。”

守正创新确保取得实效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学习百年党史,既能获得如何修身为人的历史启迪,也能汲取更好谋事创业的历史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卢平表示,深入学习党史,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的重要途径,既是一次政治任务,也是一次人生洗礼,每个党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树立正确党史观,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践行。

安徽是一片革命热土,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永远铭记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全国政协委员许启金认为,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是鲜活的历史,也是最生动的教材。安徽红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要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好革命遗迹遗址、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打造党史教育基地,大力开发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发挥好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的特殊作用,深入党员干部中讲活党的故事和光荣传统,让党员干部在感动感悟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党史都是一面镜子,要常常对照检视,查摆自己思想上、作风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全国人大代表陈林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人民信任和拥护,是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党史上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以推动党的事业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强化统筹结合,切实学党史、抓整改、正作风。”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要在学党史中切实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实打实,奋力把党史蕴含的经验和智慧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务实举措,不断激发奋斗热情和担当精神,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本网记者 朱胜利 吴林红 范孝东 聂扬飞 李浩)


【详情】
时间:2021-03-10 18:00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经济带——访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代表

【两会专访】

安徽以“三山三江二湖”著称,八百里皖江横贯东西。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安徽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近年来,安徽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长江安徽段水质优良比例达90%。李锦斌代表表示,安徽将着力筑牢绿的底色,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强源头治理,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3月4日,长江干线铜陵铁锚洲外江发现约10头野生江豚。这是今年首次在野外环境拍摄到野生江豚群。安徽将深入实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扬子鳄、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

“安徽‘左右逢源’、沿江通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大可作为。”李锦斌代表说,安徽将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全流域协同联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目前,安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329公里、居全国第一。下一步,将统筹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快速通勤圈、快货物流圈、快捷经济圈,让江淮大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安徽将以自贸区建设为载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继续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重大展会,强化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等平台功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对外开放。

长江经济带是生态廊道,也是黄金水道。李锦斌代表表示,安徽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培育新动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锻造“国之重器”,塑造科技新动能。去年,“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钢”“质子刀”“量子显微镜”等一批重大成果相继问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企业创新活跃度全国第四、创新意愿全国第一。安徽将构建科技创新力量攻坚体系,加快打造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升级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独门绝技”,增强产业新动能。大力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江淮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企业、支柱性产业。

“安徽将以实施好长江保护法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展现安徽担当、贡献安徽力量。”李锦斌代表说。


【详情】
时间:2021-03-10 16:00 来源:中安在线



  【两会专访】 

  安徽以“三山三江二湖”著称,八百里皖江横贯东西。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安徽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近年来,安徽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长江安徽段水质优良比例达90%。李锦斌代表表示,安徽将着力筑牢绿的底色,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强源头治理,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3月4日,长江干线铜陵铁锚洲外江发现约10头野生江豚。这是今年首次在野外环境拍摄到野生江豚群。安徽将深入实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扬子鳄、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

  “安徽‘左右逢源’、沿江通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大可作为。”李锦斌代表说,安徽将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全流域协同联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目前,安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329公里、居全国第一。下一步,将统筹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快速通勤圈、快货物流圈、快捷经济圈,让江淮大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安徽将以自贸区建设为载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继续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重大展会,强化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等平台功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对外开放。

  长江经济带是生态廊道,也是黄金水道。李锦斌代表表示,安徽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培育新动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锻造“国之重器”,塑造科技新动能。去年,“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钢”“质子刀”“量子显微镜”等一批重大成果相继问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企业创新活跃度全国第四、创新意愿全国第一。安徽将构建科技创新力量攻坚体系,加快打造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升级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独门绝技”,增强产业新动能。大力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江淮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企业、支柱性产业。

  “安徽将以实施好长江保护法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展现安徽担当、贡献安徽力量。”李锦斌代表说。

  (本报记者 常河 马荣瑞 丁一鸣)


【详情】
时间:2021-03-10 09: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要继续夯实创新的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王清宪表示,安徽要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按照安徽省委对推动全省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把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作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厚筑科技创新势能并更多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王清宪代表表示,一是要立足自立自强,推进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安徽必须完善创新体系布局,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主体的统筹协同和融通创新,使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坚如磐石。安徽拥有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布局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一方面,要坚决担负锻造国之重器的战略使命,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高水平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等领域实现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一体推进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等“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力量,突出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尤其要围绕提高融通创新能力,构建起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的制度框架,用市场的逻辑、市场的规律组织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冲动,从科技创新的源头牵出更多产业创新的活水。

二是要加强转移转化,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产业。安徽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集聚了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蔚来汽车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0%。王清宪代表表示,“十四五”时期,安徽将大力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工程,贯通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布局,努力以产业链升级牵引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的突破带动产业的颠覆性变革。一是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新思维、新模式,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零障碍、低成本。要全面开放产业应用场景,持续扩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三首”政策覆盖范围,大力推进孵化器、加速器、双创空间等转化应用平台建设,使各类市场主体求创新、找资本、聚人才的梦想都能在安徽得以实现,让各种新成果、新装备、新材料、新业态的应用都能在安徽找到方案。二是依靠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一方面要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工业强基”,在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智能制造工艺等方面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增长引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把引领型创新成果更多转化为引领型产业成果。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首先要把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做快、做强,形成广覆盖的“新基建+”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先入为主”创造条件。最根本是要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业态做大、做活,在工业、农业、民生、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开辟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要推动“四链合一”,打造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良好生态。王清宪代表表示,创新是大系统,需要一个完整而友好的生态。安徽将根据创新要素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发展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关键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更加注重用市场的逻辑谋划创新。发挥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意创新创造,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企业“出题目”、院所“作答案”,持续营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政务服务环境,催生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二是更加注重用资本的力量撬动创新。紧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创投风投,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发挥好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功能,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推动金融资本要素对接创新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三是更加注重用平台的思维集聚创新。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战略大平台,做强产业集聚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共性技术平台、产业联盟等载体,发挥商协会、展会等平台纽带作用,面向国内国际更大的市场空间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让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技术等加速向安徽集聚,努力在江淮大地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圃”葱郁的“创新森林”。


【详情】
时间:2021-03-09 19:00 来源:经济日报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