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脱贫攻坚,发挥农家书屋知识载体的作用,近年来,棠树乡将农家书屋与贫困户“捆绑”起来,既扶贫扶智又扶志,发挥文化知识的传播作用,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出现新成效。
12月14日,棠树乡三拐村的农家书屋人头攒动。“以前来这,经常没有人,书也是杂乱放着,想找一些养殖技术方面的也找不见。现在好了,不但书按标签整理好了,而且经常还有乡农综中心专业人员来进行技术指导。”刚走出书屋的贫困户张圣怀兴高采烈地说。
三拐村农家书屋2012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活跃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管理不规范、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一直存在,甚至有的村干部认为,只要保住图书不丢失,就算是管好了农家书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贫困户“富脑袋”“富口袋”创造良好条件,三拐村两委干部将书屋内原有图书重新整理、归类,并积极联系乡文化站为书屋配送价值1000余元的图书,用于知识及信息的更新,让三拐村农村书屋重新“火”起来。
“若书屋没有群众来,就说明有问题了。解决办法就是要真正‘接地气’。”棠树乡党委副书记陈自法说。陈自法介绍,为推动知识扶贫,乡党委政府借助农家书屋,将一些有关立志脱贫、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图书配送到贫困户手中,请贫困户阅读学习,每季度进行讲评会议,督促贫困户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他们依靠双手主动脱贫的信心。
在烽西村,村支部书记宣兴虎介绍,别看书屋面积不大,但有1300余册藏书,且功能却齐全,有电脑、电视、桌椅,图书登记册、借阅卡、留言册、借阅制度等一应俱全。书屋早八点到晚10点免费向广大群众开放,如果意犹未尽,还可以办好借阅手续带回家看,方便高效。
“昨天我看到了一个双腿残疾但身残志坚,努力脱贫的事迹,给我带来感动和鼓舞,我也得努力脱贫。”贫困户范国琴深有体会,“现在的农家书屋,真正让我们感到用得上、有效果。”
棠树乡采取一系列措施用好“农家书屋”,借助农家书屋的平台全力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文化在党建促脱贫工作中的强大作用。一是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可以是种植技术、可以是文学艺术等等,交流读书心得,学以致用。二是举办农业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现场讲学或者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农民种养殖技术。三是先富带后富,通过脱贫致富带头人现场传授经验、解疑释惑,增强农村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农业技术书籍的交流讨论,开拓脱贫致富的新思路。
“农家书屋”的创办,活跃和丰富了村文化生活,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科学致富的“加油站”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在农家书屋的带动下,全乡一大批群众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思路,激发了脱贫致富愿望,提高了致富水平,让脱贫致富充满电,加满油,真正做到了“扶贫”与“扶智”两不误。下一步,棠树乡将更注重群众“胃口”,把增添图书品类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举,发挥农家书屋文化的阵地作用,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