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校园来风
  5. 唠叨,弊大于利
唠叨,弊大于利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13日 08:46          来源:舒城新闻网     阅读数:7916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极普遍的现象:家长们爱唠叨。吾父母也不例外。也许有些家长会说:“唠叨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关爱。”我想并不然,从我自身的体验来看,唠叨确实弊大于利。

想一想,当你清晨刚从被窝里钻出来,父母的“唠叨”便开始了“书包收拾了没有?”“怎么还这么慢?”“快点!”“别忘了带牛奶” “上课好好听课”……每天如此,不烦也烦,天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照我说,不仅有害身体,也对心灵有伤害。有科学报告表明:一个人如果连续反复听同样的一些话,会使之易烦躁,易发火静不下心,注意力更得不到集中,这足以证明唠叨的坏处。

也有很多学生作文写过妈妈的唠叨等一类文章,莫不是开头便讲对妈妈的唠叨十分厌烦,到后来又因为一件什么感动的事了解妈妈的唠叨是关爱。我看这根本不是真情实感,没有一个人现在会从内心真正说:“我爱唠叨”。纵观古今中外名人,似乎没有一个是在父母唠叨下成才的,莫不是父母严加管教,后因自己勤奋努力创造了一番事业,而这“严管”怕不是像唠叨一样天天叮嘱吧!若是那样,我看也不会有多大作为。

更为可怕的是唠叨也能使用权人犯罪,走上绝路。1992年一位中学生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破案后,警方问其原因,很简单,由于母亲望子成龙,儿子有一天实在不耐烦就拿起了斧头……这件事在社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们在痛斥这位学生的同时,也不能不想到唠叨是多么可怕啊!

如今,我们已是初三学生,学习越来越紧张,从以前的学习生涯中可能已渐渐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如果现在,父母仍像小学一样,时不时要插手,唠叨几句,这不仅不对我们的学习有好处,也许恰起相反作用。而且有些父母经历过文革,也许思想仍信留在以前的学习环境中,如果现在他们要用老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不仅不会听,反而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认为父母老掉牙了,不配管教他们了,这是十分可怕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代沟,不仅对学习没有帮助,也不利于家庭关系的融洽。

在此,我仍然要声明,适当的管教是十分必要的,但当这种教育升级为唠叨时,就有害处了。愿天下父母努力改进自己,少些唠叨,多些鼓励,让你的孩子更加安心地学习吧!(袁增艺)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