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报》专稿
水库自开工以后,就受到各人民公社的积极支援。他们不仅抽出了三万人的精明强干的劳力支援,还大办了土硝厂,铁木厂,腾出了大批房屋,承包了大批运输工具,从而加快了水库的建设速度。他们反映: “水库要什么我们有什么,保证水库供应,只要水库修好了,今年农业大丰收,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龙河口水库民工到达工地后,梅河区、春秋、九井等公社就让出房屋八百二十多间给民工居住。房屋不够,要修工棚,晓天、梅河等区支援柴草已达一百二十九万多斤,树三万多棵,给民工星夜搭工棚。为了解决烧柴烧草问题,各人民公社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作了积极的支援。山七河公社在接到送柴的通知后,全社社员欢欣鼓舞,组织运输大队敲打锣鼓,高举红旗,送柴到工地,半夜起来,天一亮就走了十多里路,没等中午就送到工地。各人民公社还制定了分期到工地慰问计划,组织慰问,给民工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安慰。
各公社对于水库的建设资料都作了积极支援,各公社都成立一个或十几个土硝制造厂,有的还建立了水泥厂,铁木工厂。在制硝方面,公社都把它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专人负责,将为水库生产土硝三十万斤;在水泥生产方面,各地原有土窑都恢复起来,也将为水库生产水泥六百万斤;在工具制造方面,各地承包水库的车辆有三千多张。晓天,河棚为水库承包的车辆就达二千多张,轨道二万多公尺。
目前,各人民公社正在为努力完成支援水库任务坚持不懈努力。
(1959年1月11日《舒城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