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笑着说:“玩?玩谁不会?自从能站起来,我就会玩了!”的确,玩一直是小孩子们的独权,孩童时每天除了玩还是玩,记得童年便是在笑声中度过的。而现在,我上初中了,渐渐地意识到像以前那样疯跑瞎追、跳皮筋,越来越没有意义了,不好玩了。看来我得给玩重新下个定义,重新学玩。
于是乎我到处留意着同龄人或更大一些的学生们怎么玩。渐渐地我看出来了:玩,要有意义,要能在玩中得到知识,增长智慧。于是我努力向这方面改进,不再进行幼稚无趣的活动,而经常观看各种智力竞赛,小发明小创造什么的。慢慢的,我似乎好多了。
一次,经过父母同意,我决定和一位伙伴展开了一场制作游船模型的比赛了。我决定做一个航空母舰。我找来家中无用的电视机垫底塑料泡沫。用刀削成椭圆形的扁船体。船体做好了,开始安装电动机。可是这电动机应装在船底打水前进,还是装在船上利用空气推动?我不知道,找来一本物理书翻开看看,得出利用空气推动速度慢,而利用水力速度快。于是我决定将电机装在船底,打水前进。经过一番努力,我装好电机,通上电,把船放在水里。我满怀信心地等着,却见船未向前,而原地打起转来。我不懂,问老爸。老爸说:“这是当然的啦!你的船太小太轻。且电机朝一个方向旋转,一方的力大于另一方的力,受到反作用力也大,大于船自身重,所以船打转。”原来如此,看来此路行不通。
于是,我又试了另一种方法,将电机装在船上。打开电机,风扇呼呼地转着,慢慢地,船向前驶了出去。成功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接下来的工作便简单了,制作几个客舱,把原来玩的塑料小人安上,涂上颜料,随你怎么看,都是一艘好船。我拿着船高兴地向伙伴家跑去。两人一比,各有千秋。
现在,我终于学会了怎样玩得有意义了,像学习后去打球,既锻炼身体又增长球技:练习电子琴,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多做些模型,动手动脑一举多得。总之就是玩得有目的,有收获。学会玩后,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趣了,我为这一点感到由衷的高兴。(作者:袁增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