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文学芳草地
  5. 【记忆中的舒城民俗】工匠·工艺篇丨弹棉被
【记忆中的舒城民俗】工匠·工艺篇丨弹棉被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4日 10:26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阅读数:823
为传承和发扬舒城本地的优秀文化,解读记忆中的舒城民风民俗,彰显深厚的龙舒文化意蕴,感知千年龙舒文化血脉的起伏脉动。由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编撰的《记忆中的舒城民俗》一书于2024年9月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舒城本土的时令节庆、喜庆礼仪、丧葬祭祀、农耕渔猎、衣食住行、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童趣游戏等风俗民情。为此,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和舒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记忆中的舒城民俗》系列专栏,分享书中的文章,与您一起品味舒城的风俗民情,感受龙舒文化,敬请关注!


640 (1)



弹棉被

朱乙丑


那一年,我家来了个弹棉匠,母亲要弹一床新棉被。


母亲搬来两条长凳,放在大门前。老师傅把我家的两扇木门卸下来,平放在长凳上。


母亲拎来一个蛇皮袋,里面装满了棉花。老师傅先用牵纱篾在门板上打经纬线,线牵好后,他把棉花铺放在门板上。老师傅在腰间系上板儿带,后背插一根竹条,用绳子系住,竹条高出头顶两尺左右,顶端向前弯曲,用来悬挂弯弓。


老师傅左手拿着杉木弓,右手拿着檀木槌,把弓弦埋入棉花中,用木槌有节奏地敲打着牛筋弦,把棉花弹开,弹均匀。老师傅全神贯注地地弹着棉花,那股认真劲儿,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伴随着“嘣嘣”的声音,扬起来的绒絮在师傅的头顶上萦绕。弓弦在木槌的打击下,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匀地振动,发出的声音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棉花也越来越蓬松了。


出于好奇心,我也停止了做作业,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老师傅弹棉花。


只见老师傅一会儿横着弹,一会儿竖着弹,一会儿斜着弹,“嘣嘣嘣”的声音足足响了一个时辰,终于停了。


老师傅放下弯弓,解下腰带,喝了几口茶。稍微歇了一会后,他拿起圆圆的木盘开始按压棉花,使之平贴、均匀;然后在棉花上牵上细线,再牵长线,又牵两层斜线,攀成经纬线,锁上花心;最后用木盘压磨、碾实,一床洁白松软的新棉被弹好了。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