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百姓故事
  5. 老队长家的和睦楼
老队长家的和睦楼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6日 19:34          来源:舒城新闻网     阅读数:5861

穿过蜿蜒的山道,在青山环绕中,有一个温馨的小村庄,绿树环拥,花香怡人,鸟雀争鸣,一幢幢精致的小楼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和谐、安详、富足的气氛让人陶醉。这就是舒城县汤池镇郭洼村的郭洼村民组。村头有一幢新建的三层小楼,乳白色的墙壁在融融的春光中发射出眩目的光泽,村干部李信录说,这是村民组长郭南山的家,由村里14户在外创业者捐资建成的,是村里的和睦楼,是展示小村人团结互助的一道风景线。

郭洼村民组有28户人家,110多人,过去这个组是全镇最穷的地方,从1992年起,村民们陆续外出务工,凭着勤劳、能干,在苏州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大部分人成了从事建筑、绿化等行业的小老板,家家盖起了小楼,14户购买了小轿车,两户买了货车,有12户还在苏州建了公寓,孩子都在外地读书。留在小村的都是一些65岁左右的老人,有的已有80多岁。特殊的群体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乡里乡亲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谁家有个困难,大家都很自然地伸把手。村民们说:“在我们庄上,好人好事说也说不尽,大家都是这样……”朱纯木80多岁的丈母娘从闺女家回来,乡里乡亲都来看看,中午老人们还在一起聚聚,闹闹磕儿。

小村也有贫困户,在林立的小楼间,除了一户五保户,就只有村民组长郭南山还住着40多年前盖的简陋的土房子。因为妻子精神不太好,又有残疾,家中还有在读书的孩子,所以郭南山只能在门口打打杂工,挣点钱维持生活,今年 57岁的他成了庄上的“年轻人”,村里的老队长。平日里,谁家有个事,都来找老队长帮忙。从板栗林的管理、农田打药,到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有求必应。郭继元80多岁的老母身体不好,生了病,老队长就去帮忙照顾,五保户郭继龙前年摔断了腿,郭队长天天去送茶送水,陪他去看病……

去年,在苏州创业的几个人闲谈时,提及老队长家房子快要倒了,但没钱修建的事,大家就提议能拿多少拿多少,为老队长盖幢楼房。倡议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你出500元,我出两千。郭栓怀一下子拿了一万多,他的父亲说:“郭队长是个忠厚老实人,为我们干事都尽心尽力的,乡里乡亲,看他困难,怎么能不帮他呢?!”短短几天,14户买轿车的人家就捐了三万多元,没钱的人家就出出力,帮忙干干活,一幢三层小楼就在庄上建成了,老队长一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

站在小村里,极目远眺,对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岭,朦胧的山影一直伸向视野的尽头,就像这小村里互助互爱的清风吹出很远很远。

舒城县广电局 王玉芳

责编:吴正华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