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百姓故事
  5. 一位老党员的情怀
一位老党员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2日 15:44          来源:舒城新闻网     阅读数:786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到来之际,笔者慕名来到万佛湖镇龙河村黄树村民组褚本芝老人家进行采访。褚本芝老人虽已年过八旬,但精神很好。他笑脸迎接我们,爽朗地与我们交谈。

褚本芝老人今年八十七岁了,是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名老党员。褚老有一子三女,小女出嫁后病故。他现在生活在儿子褚先舟家。家中有三个孙女,靠儿子理发照顾全家。禇老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党员,并没有为党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如今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照顾,受到大家的如此尊敬,感觉十分惭愧。

然而,就是有这样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老党员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发展经济,建设家园,才能让我们现在生活的如此美好。

褚本芝老人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当年就被党组织任命为舒城县梅河区梅西乡响水村农会组长。一九五0年至一九五二年担任梅西乡团支部书记。在这期间,他身兼数职,还带头参加扫盲班学习。他利用夜晚时间组织数十名群众参加扫盲班,和群众一起互帮互学。对参加扫盲班认识不足的群众,他利用工余时间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动员群众参加扫盲班“学识字、学文化、学科学”。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使全乡两千多名群众全部脱盲。他也因此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表扬和嘉奖。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六年间,他在响水村大路沿社担任社长,由于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表现突出,一九五六年被中共梅河区委推选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当年,他代表舒城县梅河区出席了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模范大会,并获得一枚纪念奖章。

一九五九年因修建龙河口水库,褚本芝老人一家才从梅西乡响水村迁至现居住地万佛湖镇龙河村。1960年,在全国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吃集体食堂。当时,褚本芝担任大队粮食保管员,保管两千多名群众的全部口粮,再按规定标准分发到各个小队食堂。由于当时粮食紧缺,大队委员赵某就想凭自己的职权要求褚老开个后门,多分点粮食给他家,当场就被褚老严词拒绝。褚老说,当时这个工作就是件得罪人的差事,领导就是看他办事公正,工作认真才委派他去做这项工作的,如果因个别人的多得,而导致其他群众的少食,就对不住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为了避嫌,他自己家的粮食从不经自己的手分发,都是由其他干部分配的。而且回家前都是当着别人的面,清理衣裳口袋,表明自己不私下带走一粒粮食回家。

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欢笑,也有烦恼。特别是在建国之初,国家在经历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但无论环境怎样,他从未发过任何怨言,而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完成党组织交给他的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这些年来,褚本芝老人虽然行动不便,但仍然坚持参加村里的党组织活动,并积极缴纳党费。在平时,他经常听广播,看电视,并将党的方针政策说给村民听。尤其是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还经常与同庄的张老、徐老等老人坐在自家的房前树荫下,说说自己听到的国家大事,讲讲党的方针,宣传党的惠农政策,让老人们也能了解到各方信息。附近的人都说褚老会讲大道理,晓得大事。

今年“七·一”前夕,褚本芝老人又一次获得了万佛湖镇“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禇老认为:党给了他太多的锻炼机会和荣誉。他万分感谢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但作为一名老党员,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并没有什么可夸的。党和人民的事业宏伟远大,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更加重于泰山。共产党员一定要牢记宗旨,勤奋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对于即将到来的党的生日,他也表示了自己的祝愿。他说:“祝福中国共产党寿比南山,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图一为储本芝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

图二储本芝老人2012年获得的荣誉证书

图三储本芝老人1956年获得的纪念奖章

舒城县万佛湖镇党政办 周敏 吴玉平)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